企业会计科目设置

浏览量:826

一、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任何一个作为会计主体的单位都必须设置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会计科目体系。会计科目作为反映会计要素的构成及变化情况,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等提供会计信息的 重要手段,在其设置过程中应做到科学、合理、适用,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合法性原则

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方面制度的规定。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规定,设置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在不违反统一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以不设置相关的会计科目。

2.相关性原则

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满足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

3.实用性原则

所指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企业的组织形式、所处行业、经营内容及业务种类等不同,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应有所区别。在合法性的基础上,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例如,工业企业是从事生产制造的企业,根据这一特点,工业企业必须设置反映生产过程的会计科目,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而商品流通企业,不生产产品、而是以商品买卖作为主要经营业务,故其应设置反映商品买卖过程的会计科目,如“库存商品”、“销售费用”、“主营业务收入”等。再比如,金融企业是从事货币经营的企业,主要经营存贷款业务,其会计科目应反应其行业特点,如设置“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

二、会计科目设置的意义

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第七章:企业涉税会计核算其他文章